【再造歷史現場,讓城市帶著靈魂往前走,不做故鄉異鄉人】
向大家推薦由文化部及各地方政府共同規劃的「島嶼身世.記憶長河―再造歷史現場時空行旅」成果展!很高興看到文化部推動三年的「再造歷史現場」計畫,在各地方政府及民間各界的協力合作下,終於有了階段性成果,展現在地實踐的多元面貌。
從2016年至今,文化部共已支持各地方政府提出的37項區域型文化保存及再生計畫。透過這些計畫,我們看到原住民歷史、大航海文化、戰地及眷村文化、產業文化、水文化、信仰文化、城鎮歷史風貌等等多元記憶,一點一滴被重建,千千萬萬個故事被重新發現,心裡非常感動!
過去,我們常看到各地的糖廠、菸廠、紙廠、眷村、舊有廳舍、宿舍群等許多土地空間被閒置,歷史與文化記憶也同時遺失了。我們立足於土地上,不了解自己的城市,不了解自己的過去,就像一個故鄉的異鄉人。
這三年多來,我們希望從過去搶救單點文化資產、像保鮮膜式「封存記憶」的文化保存方式,進一步提升為系統性保存文化資產,因此提出「再造歷史現場」計畫,結合前瞻基礎計畫預算,支持地方政府啟動區域型的文化資產治理,進一步讓歷史文化成為城市空間治理的核心。
「再造歷史現場」作為一項政策,我們希望透過地方政府跨局處的整合,以歷史、記憶、情感為核心,來進行城市的空間治理,包括有形、無形文資保存及城市空間的再造,把文化治理融入城市發展的視野,讓文化保存和城市發展共存共榮。
「再造」更是一場文化公民運動。人是歷史的主體,我們希望透過人的參與,再發現歷史,讓我們重新擁有感受歷史、思考歷史的機會與能力,得以多元的方式述說在地故事,重塑生活週遭的場域精神,創造在地特色,連結過去、現在與城市的未來。
「再造歷史現場」計畫,希望透過大家的參與,讓歷史回到「生活」裡,為城市找回記憶,讓城市帶著靈魂往前走,讓臺灣人不再當故鄉的異鄉人!
·島嶼身世‧記憶長河-再造歷史現場時空行旅
展出時間:108年12月13日—109年12月15日(周一休館)
地點: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(台中)B03藝文展覽館